因為茶是古文化古明的傳承。它是飲品,又是調味品。是開心劑,是養(yǎng)料,是補品又是藥品。因為普及率太高,又是待客及生活的必須品。開門七件事的,柴米油鹽醬醋茶,把茶排在人生必須的七件事上。我從玩童記起,鄰居老紙匠爺爺一年四季客人滿座,唱京戲主演諸葛亮,他的茶友有村老中醫(yī),老教師,老戲班子鑼鼓手們。因為大兒子早年參加革命在南方支左,知道老父愛茶如命,每年按季節(jié)向家里郵茶。茶多朋友多,喝茶期間還要唱上幾段。天長日久,我能聽出空城計,群英會。用現(xiàn)代眼光看,他的茶道很講究,但找不到前因后果。首先不許別人動他的茶具,茶壺中間有茶垢象小山,老人講這是茶山又叫茶仙,是補品和藥品,人常喝能提神解暈。喝茶無味了也不倒渣,繼續(xù)添叫續(xù)茶,中午換茶把新茶沏水后用雪白的包袱蓋上。午休后茶友齊了再喝,水上面有一層象地膜復在上面老人稱晶,因為一動即碎說明沒有喝過老人稱茶頭,也叫頭巡??傊?,老人有老人的文明,我們聽大人講,老人家都是文明人,人人會喝茶,可茶藝從哪來不清楚。因常來常往我們鄰家有客他都是座上賓。不管誰請老人,老人都在陪客位,用自備茶葉及茶具招待客人。飲茶品酒間老人口中總離不開三國,講關公義,司馬虛,孫尚香忠烈節(jié),酒宴結束了,老人還樂無盡興再哼段京戲名曲。老人去世多年,我們這些鄰居還在用老人的快馬爐子燒水,茶具換了幾代,但再沒見茶山出現(xiàn)。泡茶習慣沒人學得來,大眾化了?,F(xiàn)在無論走到那,我也習慣帶茶。因為茶,己不可離身,一時不喝,總覺心悶,這不是癮,是必須品。這也是茶文化更新?lián)Q代另一種傳承吧。